行业分析
行业分析的两种背景:
当前准备进入某行业,需要分析师或者战略部门给出一份详细报告。
业务发展遇到瓶颈,需要分析师去验证当前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有无变化。
行业分析——问题的识别与拆解
分析目标:界定范围、市场规模、社会热点事件、头部玩家、未来预测;
围绕分析目标,把这5大模块说清楚,不在于大而全和什么方法,而在于有所发现。
举例:电商行业分析
北京:公司近期是谁做电商业务,管理层直到很难做,但是决策层又想找一些切入点,这个时候就找战略部,希望能给出一些建议
实际上需求是比较模糊的,因为在战略上这件事,确实很难做。
界定范围——在全局视野下找切入点
向左这种移动类综合电商,比如手淘、京东、拼多多
也就是需求在前期慢慢确定下来的,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图谱。
市场规模——交易额描述
1、交易额逐年上升,更加重要的是找到谁在增长,为何增长。
2、当前增长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,还有谁逆势上升
市场规模——交易额分析
1、数据分析有直接数据和简洁数据两种支持方式,只要说明问题即可;
2、所有的资料都要注意口径和原始数据搜集,即使copy也要找权威的数据源;
3、拼多多才是颠覆者,代表了一种趋势——结论1
市场规模——用户数描述
移动电商用户数2018年超5亿人,占总人口比例为36%;即使按照16-59周岁群体(90199万)(占比也只有55%;有缺口,还可以再覆盖。
市场规模——用户数分析
1、网民数占比人口数57%,这个数字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,仍然有很多未来用户争夺空间(厂商)——结论2
2、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占比98%,从用户这个角度,移动互联网已经完全可替代PC
3、71%网络购物,短视频竟然是74%:猜测剩下的潜在用户(29%)在短视频里面——结论3
社会热点事件——拼多多
2015年9月,拼多多公号上线,上线2周粉丝数破百万;
15年11月,未投广告用户突破1200万;
16年1月,付费用户突破1000万,单日成交突破1000万;
16年7月,B轮融资:高榕、IDG、腾讯
16年9月,与拼好货合并,用户破亿,单月流水破亿;
16年11月,单月GMV20亿,日均单量200万,单日流水2亿;
17年9月,成立2年用户破2亿;
17年11月,用户破3亿,IPO
人均可支配收入:
17年数据:大部分是人均2万/年;
用户真没钱—离用户太远
微信及微信支付重构了这些用户的社交方式(18年日活10亿)
整个社会物流效率提升:为何商品这么便宜。
头部玩家——拼多多的产品分析
1、日常生活用品为主——高频
2、整个体验就是快,用户基本上一直点下一步就行
3、搜索功能很轻,尽可能让用户懒起来
头部玩家——拼多多的用户分析
1、一二线占比超过40%,不只是屌丝这么简单(还有人性),所以未来会出现更多的拼多多产品
2、老大老二打架,老三挂了(唯品会)
3、多、快、好、省:京东是物流快和好;淘宝天猫是多和好;拼多多是省和供应链快(沃尔玛)。